党建园地 PARTY NEWS
在谢圩村驻村扶贫的695天

日期:2020-04-03 点击数:1244

 

695天能做成什么事?在沭阳东小店乡谢圩村驻村扶贫的徐翰林,在这695天里做好了三件事:谈心、跑项目、和初心对话。

徐翰林和谢圩村村干部在标准化厂房建设现场。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造血”创收7.8万元。

 

8万公里的路上没有捷径

 

2018年4月,按照省委脱贫攻坚工作统一部署,省体育产业集团选派南京奥体中心职工徐翰林担任沭阳县东小店乡谢圩村第一书记。

 

沭阳县自2015年以来,经济总量始终稳居苏北22县(市)首位,2018年传统农业产值占比只为11.7%。东小店乡位于沭阳县东南方向,距离县城30多公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8年谢圩村集体经营收入仅900余元,属省定经济薄弱村。

 

驻村两年,徐翰林扎根农村,把自己从“城里人”变成了“农村人”。从南京到沭阳,车程约3小时40分钟,徐翰林大概一周往返一次。和通勤时间相比,住宿条件更加简陋,办公和住宿同在一个房间,还是在后方单位的支持下,才配上了空调、冰箱、办公电脑。出门走上好一段,才有公共卫生间、洗漱区。

 

大多数村民家中用的还是旱厕,常年在外的小谢说:住在村里,最不习惯的就是这里的厕所,倒不是说在城市待久了就娇贵了,而是旱厕真的不卫生。

 

谢圩村共有村民 875户3500多人,其中低保户55户103人。要解民忧,首先要察民情、知民意,55户低保户固然多为因病至贫,但更多的还是思想观念上的误区,往往陷入越困难越守旧的恶性循环。

 

在省委驻沭阳工作队的指导要求下,徐翰林深入贫困户家庭,深挖分析致贫根源,越发认识到乡村的全面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全民小康,更要达到思想文化上的幸福安康。

 

8万公里的长途跋涉,是为了最后的求真1公里。

 

 

工业化改造和价值革命同步

 

加强驻点村的软硬件建设是“第一书记”的责任担当。在集团的支持下,投入项目资金20万元,铺设100盏路灯,完成村内主要道路亮化工程,方便夜间出行,创造了村民改善生活的基础条件。

针对沭阳县产业特点,结合谢圩村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集团投入134万元资金,新建1300平方米双层标准化厂房一栋,预留楼顶安装光伏项目。徐翰林从立项、招标、施工、交付验收全过程监督,要求施工方实行工程进度周报制度,又积极参与出租谈判,让租金收益最大化、长期化。目前已成功租出,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7.8万元。

因谢圩村有205国道和京沪高速穿境而过的地理优势,投入65万元资金,新建4块高速公路高炮广告牌,租赁合同连续签订5年,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广告牌项目建设涉及土地租金支付、树木砍伐补偿等事关村民利益的事项,徐翰林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积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取得了村民的支持配合。项目从招投标开始到完工验收,比计划提前了半个月。

 

2019年底,谢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到30余万元,已成功实现脱贫目标。经济上的脱贫不是终点,最关键是要让扶贫的初心转化为村民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在集团和奥体中心的支持下,崭新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起来了。帮扶村留守儿童较多,现有的学校教学环境差,桌椅破旧,联系爱德基金会为谢圩村小学捐赠价值3.2万元的200套学生课桌椅;联系京东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捐赠6万余元,在小学内打造了一间多功能综合活动室,有电视机、电脑、活动桌椅、书架、书籍、地球仪、乐器、象棋围棋、帐篷等益智物品,为孩子创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留守儿童们稚嫩的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给村民以文明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徐翰林作为第一书记,认真抓好“三会一课”,不定期开展考学活动,通过党员统一活动日必考、其他时间抽考等方式,检验和巩固党员的学习成果,努力提高村干部和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先后组织了3次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牢记使命。组织策划谢圩村首届新春联欢会,丰富了广大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先后组织表彰了优秀老支书、优秀党员、优秀村组干部、五好家庭、好儿媳等10名先进典型,树立良好村风、家风,弘扬正能量。

在谢圩村驻村扶贫的日子里,在农村广阔的土地上,“徐书记”思虑最多的是“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始终坚持把“心”驻在村里,认真谋划脱贫长久之策。

如今的谢圩村一举摘掉了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徐翰林也获得省属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沭阳县脱贫攻坚工程先进个人、宿迁市“荣誉市民”等多项个人荣誉。虽然扶贫周期已满,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村一户已深烙心底,成为自己青春的一道道印记……